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首頁 > 最新消息
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校園性別友善空間

         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  回電子報首頁

   校園性別友善空間

童馨儀

  • 研究動機

  學校為傳授知識的場域,更是扮演傳遞社會價值的關鍵角色,建構無障礙性別的學習空間與校園安全、減少性別區隔與刻板印象、消除男性父權價值觀,以求建立兩性平權共存的新文化。

 

  鑒於性別平權之觀點,無論是國中小學、大學皆應積極營造一無障礙的教育空間,然而我認為在無性別偏見與歧視及安全的校園環境之中,定可容納當今異質性高、具多元性之學生並適性地擴大其可發展的條件,在如此前提下,性別雖非造成問題的唯一依據,卻是多元文化最為基本的探究議題,因此以我所就讀之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為例,深入學校觀察該空間是否針對性別間身體構造與身、心理需求方面作出適當地差異性進而予以男與女實質上的平等。

 

二、研究目的

   希冀藉由校園性別友善空間之研究察覺當前一般校園對於男女平等的重視與實踐作為並間接了解性別對於空間及環境的需求,主要以自身在相關的偏見中為己開拓視野、接納差異,同時有所省思與改變,原期許本研究可提供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提升校園性別空間之友善程度,但因即將遷校而無法實現頗為可惜。

 

三、文獻參考

參考文獻

  1.安全與無性別偏見校園空間指標之建立p.126-134,畢恆達等(民87)。

  2.性別與空間-大學校園空間總體檢研討暨工作坊,台大城鄉所(民96)。

  3.校園安全:一個無性別歧視的空間p.112-114,唐筱雯(民87)。

4.大學校園中的性別與空間課題,殷寶寧(民97

 

文獻統整概述

 

  空間(space)一詞在近年來的社會理論研究範疇中,除指涉每天所身處的實質環境與空間外,更強調其在抽象層次的空間再現(the representation of space)與空間認同(the identity of space)等課題。舉例來說,所謂的國家、故鄉,從空間角度來看,除了有其具體涵括的物理空間(physical space)範圍外,更在於其在價值、與認同上所想像的抽象範疇;將「性別」、「空間」兩者相互連結時,一般人似乎馬上會聯想到的是跟女性有關,並認定此一主題探究的核心關切,在於與女性切身相關的空間課題;倘若試著要為這個連結加以定義的話,也許勉強可以這樣從兩個層次來指稱「性別與空間」主題的關切︰首先,在一個性別化(gendered)的社會裡,由於既有性別權力關係架構的存在,導致空間此一稀有與特定資源在進行分配、使用、設計與共享時,可能出現的偏誤;其次,因這樣的偏誤導致原先的性別化權力關係更為往某一邊傾斜,讓空間資源權力較為弱勢的一方,形成更為窘迫的狀態,或甚至促使原有的性別權力關係更為不平等;因此,在當前以父權體系之社會結構下,女性在結構性、制度面與心理層次等面向所面臨的課題,成了第三個層次必須關注的焦點。

 

  在《性別平等教育法》第十二條第二款,「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點出了校園性別友善空間的抽象層次意涵。如何藉由課程內容與潛在課程的作用,營造對不同性傾向師生的友善的學習環境,在消極層面是避免歧視、敵意環境,以及歧視意識型態的複製;在積極層面,則具有正向教育的意義。

 

  由於在我們的文化價值中,多傾向於避談情欲課題,特別是對於孩子的性與情感教育,老師家長往往在難以啟齒的情況下,採取迴避面對的態度。故許多有心於性別教育的教育者,多年來致力於校園內合宜之性教育推展的工作,並透過教育部積極推動之《性別平等教育法》等立法工作,以期能夠創造出對不同性傾向師生免於被歧視的友善環境。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十七條強調學校應將「性別平等」概念融入課程中,並要求大學校園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至於施行細則的第十三條則指出,這些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則是在實質空間課題外,凸顯了校園安全友善更為廣泛而抽象層次的價值推展。

 

  教育環境為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學習自我認知與他人互動等最重要的環節,其最可貴之處在於可以提供每個人練習、與嘗試錯誤的機會,包含學生與老師、家長,都在這個環境中尋求不斷的成長;另一方面,每個具性別敏感意識的教育工作者,則應該思考與自我要求的是,是否在孩子成長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尊重每個個體的差異,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所選擇地,依自己的不同天賦與特質,發掘其最大的成長潛能。相信,當看著每個孩子能夠在友善的環境裡充分發展自我,這也會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理想、成就與滿足。

四、研究方式

(1開放式問卷

  對象: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學生

  選擇方式:理科系所男女學生各5名,文科系所男女學生各5名。

  問卷內容:1.你/妳認為校園內是否有安全死角或陰暗角落?

        若有,請簡述之。

       2.對於自身系所大樓(如:敬業樓、科學館)的廁所分布、

        數量及配置有何想法?

       3.對於通識課程之教學大樓(如:空中大學)的廁所分布、數量 

        及配置有何想法?請標示大樓名。

       

4.你/妳認為不同性別使用校園活動空間與設備時,是否平等與

        受到尊重?請簡述之。

 

(2)實際訪察

  藉由問卷的答案實際走訪校內學生提出之有問題的空間,觀察是否有如受訪者所述而存在性別相關之空間設計。

 

五、研究內容

(一)開放式問卷

  1.你/妳認為校園內是否有安全死角或陰暗角落?若有,請簡述之。

   (1)車棚通往男宿-篤行樓及女宿-志清樓途經之美教館後門。

      (2)科學館正門通往男宿-篤行樓及女宿-志清樓途經處。

   (3)校門口通往女宿-蕙心樓途經處。

   (4)圖書館關閉後大門口附近。

   (5)女宿-雅風樓附近。

  2.對於自身系所大樓(如:敬業樓、科學館)的廁所分布、數量及配置有何

   想法?
   3.對於通識課程之教學大樓(如:空中大學)的廁所分布、數量及配置有何

想法?請標示大樓名。

   (1)科學館-數學系:

      a.每層樓皆有男女廁。

      b.一樓女廁的天花板脫落嚴重。

      c.廁所數量還算滿意,很少出現排隊之情形。

      d.一樓男女廁衛生並不清潔,常有蚊蠅滋生、還曾看見蜘蛛。

   (2)敬業樓-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教育行政系:

      a.三樓只有女廁,男生必須到二樓或四樓。

      b.一樓女廁間數少,時常需要排隊等候。

      c.一樓女廁設有窗戶,但總覺得有被偷窺的感覺。

   (3)勵志樓-台灣文學系、鄉土系:

      a.二樓只有男側,女生必須到一樓或三樓。

   (4)美教館-藝術設計系:

      a.每一層樓無論男女的廁所門口皆設有會反彈的推門,很危險且不

       懂為何裝設。

      b.每一層樓的女廁間數少,下課時女學生湧入,常有排隊之情形。

   (5)五守樓-行政大樓:

      a.一樓女廁間數少。

      b.一樓男女廁衛生環境差。

      c.一樓外之樓層,廁所衛生環境較為清潔。

   (6)圖書館:

      a.廁所在有些陰暗之轉角內,沒有安全感。

      b.對於女廁廁所間數滿意。

   (7)集賢樓:

      a.一樓廁所安全性低,由以女廁為主,常聽說偷窺事件。

      b.一樓廁所常有校狗直接進出,衛生環境堪慮。

        c.二樓男女廁偏僻,有安全顧慮。

  4.你/妳認為不同性別使用校園活動空間與設備時,是否平等與受到尊重?請簡述之。

   (1)運動空間:

           a.體育館內的重量訓練管理室幾乎都是男生在使用。

      b.游泳池女生洗澡間雖多但損壞間數亦多,常常需要排隊久候。

      c.女生較多人打排球,但排球場場地少於男生較傾向的籃球。

   (2)教學樓空間:

      a.科學館(理科系所)男廁應要多一些,雖是性別平等的時代,但

       男女人數仍有段差距。

      b.校內女廁廁所間數太少,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前身是花師教育

       學院,女廁應該比較多才是。

      c.女生普遍都有手提包包,廁所卻未提供掛鉤或放置台。

 

六、研究分析

  學生對於校園安全最主要的疑慮多為夜晚時燈光照明普遍不足,實際探訪後發現許多角落極少學生會注意,若有意外情形之發生,可緊急反應的時間與空間皆略顯不足以致安全出現漏洞及死角。

  「觀察一個國家的公共廁所,可以衡量這個社會性別平等的程度。」同樣地,一所學校校園內廁所之狀況亦可以反映該所學校性別平等之程度,我們經常只注意到男廁與女廁「數量」上的平等卻忽視其他相關的需求,如女性在上廁所時所面臨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置物空間不足,而男性即使是上廁所方視為站,手上若提著東西,亦感不便,一個小小的掛勾或置物平台則可以免除弄髒衣物與提包無處放的困境;此外學校裡有提供衛生紙的廁所大概也屈指可數,或許許多人認為上述的設計未免太豪華或沒有必要,其實這正好反映了一般空間設計者對女性使用者的不瞭解,在女性看來是很基本的要求往往被現有的社會觀所輕視。

 

七、結語

 

   教育理念和空間環境無法絕然劃分,空間形式也不是超然客觀存在於我們之外。空間就像語言,是社會的建構,而空間的安排與使用實際的反映並且增強社會中既有的性別、種族和階級的關係,社會政治經濟的權力與價值觀很具體地展現在建築物的形式、營建過程和建築的使用方式;在一個性別歧視的社會裡,學校的教育如果沒有深切對性別結構加以反省就有可能成為複製並強化父權價值的場所:教師對男女學生的教育方式、互動情況、工作分派等等,反映在校園規劃上則是原本一向被稱為無性別空間的校園設計,可能其實是一「男性環境」。

 

 

參考書目

1.性別多樣性 Vanessa Baird著 書林出版社

2.空間就是性別 畢恆達 心靈工坊

3.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 Pamela Abbott、Claire Wallace 巨流出版社

4. 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 黃淑玲、游美惠主編 巨流出版社  

 

 

 

 

 

 

 

 

 

 

 

 

 

 

 

 

 

 

 

 

 

 

 

 

 

 

 

 

 

 

 

屬性10 : 1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
評論列表

目前還沒有該資訊的任何評論

發表評論
最多 500 字.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