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首頁 > 最新消息
柑仔店-創刊號

 回電子報

 

 

        

奧力佛是個娘娘腔

作者:湯米.狄咆勒/文.圖

譯者:余治瑩

出版社:三之三

威廉的洋娃娃Williams Doll

作者:夏洛特‧佐羅托/

譯者:楊清芬

出版社:遠流

 

 

《威廉的洋娃娃》及《奧力佛是個娘娘腔》

圖畫書中的性別角色刻版印象分析

 

                                          陳淑娟   多元文化教育博士班

 

一、前言

        身為一位多元所的學生,如果對長期不熟悉的性別意識還停留在一知半解,這樣的視野太狹隘了,以往我都沉浸在族群的研究當中,殊不知其實跳脫一下族群,才知道自己的所知其實很侷限,就拿性別議題,我就真的是一個門外「姐」,因為我以前一直以為的懂其實還是依附在父權的意識型態裡,在我的理解中,還是習慣「男主外、女主內」或是「男強壯、女柔弱」的形象,不過我還不至於會將男女之間的生理差異給合理化,成為一種「尊卑優劣之別層級結構的一套信仰系統與說辭,合理化男尊女卑的層級結構。」(游美惠,2002)的「性別意識型態」。或許因為女性視域的開啟,我才知道原來我以前那叫「性別意識型態」,而我就是那種理所當然被父權宰制下的傳統女性,不過,我很慶幸我可以透過這堂課試著打開我的性別意識。

        透過這樣的反思,我又回過頭來重新審視我一直自認為專業的「兒童文學」,原來過去的只是耍耍嘴皮而已,而經過這一篇文章的書寫,讓我更清楚我對兒童文學竟是一種性別盲,而這種恐怖的經驗也是成長。

 

二、動機與目的

        在一次行動研究的課堂上,蕭昭君老師跟課堂上的學生分享,她為一群來花蓮參訪的屏東校長演講,當她問及在場約有五十位校長「誰是葉永鋕」,結果只有五分之一的校長聽過,其他的連聽都沒聽過,甚至有人說「鋕」寫錯了,一件曾經發生在屏東的高樹國中的事件,這些來自屏東的校長聽過的卻微乎其微,當場不僅震撼了老師,同時也震撼了課堂上的在職教師,因為我發現現場很多老師交頭接耳的問「那誰是葉永鋕啊!」,原來不僅校長不認識,連在職的老師也是,其實汗顏的是,要不是因為修過老師的性別與多元文化教育,比別人更早認識,不然,我也是交頭接耳的其中一位。

        這個隨堂機緣,我回家也問了先生,想當然爾他也不清楚,對於每天出現在報章媒體的社會事件這麼多,會被記住的事件有多少件,除非事件本身衍生出更多的問題,或是因為輿論的撻伐而讓某些政治人物下台,不然,誰會記住甚至反省到底社會出了什麼問題?因此,葉永鋕這樣的校園事件誰會注意,誰會注意到校園霸凌對學生的生命安全已亮起紅燈,誰會注意到一個具有女性特質的男孩子,他每天要面對的問題有多少?理應快樂學習的校園卻成為他的煉獄?剛來花蓮,我也認識一位太魯閣族六年級的男孩子,因為教會師母對他的女性特質非常擔心,擔心什麼?擔心娘娘腔的男孩子如不提早輔導,長大後會變成一位同性戀者,這違反了基督教義,所以要我找機會跟他說說,診斷一下他到底是不是同性戀者?當我第一次跟這位孩子見面,他自我介紹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是娘娘腔,你聽我的聲音就知道」,這還是第一次有人這麼直接了當的對我說自己就是娘娘腔,後來認識他後開始跟他聊天,發現他只是聲音比較高、愛唱歌、跳舞罷了,可是他身邊的大人都因為害怕他長大後變成同性戀者,就在有意無意間要想辦法糾正他,同儕則是用娘娘腔的綽號稱呼他,就這樣在小學待了六年,他習慣大家用這樣的眼光看他,他也認定自己就是娘娘腔,可是,後來我跟他談性別、談什麼是娘娘腔?談何謂同性戀?發現他對這些都是一知半解,透過電視、變性藝人以及眾人的刻版印象來認識自己的性別問題?這樣的誤差也變成他的認知誤解,後來我更多機會,我開始跟他談「性別」,他開始自覺到原來以前所知道的是那麼有限,大家對他的欺凌也是不正確的。

        就這樣,兩個事件不約而同的出現在我的身邊,我才訝異,原本我對這樣的事情太不敏感了,從小,我就不在意身邊的男孩子有女性特質,因為我對男孩子而言應該就是所謂的「男人婆」,因為我的男性特質常常讓我做很多違背女孩該矜持的事,但是,社會對女孩子的不重視、歧視或刻板印象已經多如麟毛,只要不威脅他們的地位,不差這一項的質疑,可是男孩子卻不一樣,他們對男孩子的女性特質很難容忍,甚至會加以譴責、修理,在圖畫書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樣的差別,像紙袋公主、頑皮公主都是違反一般女性賢淑的印象,但是這樣的性別角色顛覆讓大家眼睛一亮,當然或許因為他們是公主,這樣的身分地位才有能力顛覆傳統刻板印象,可是像《威廉的洋娃娃》或是《奧力佛是個娘娘腔》這兩位男孩,在家裡或是學校都是被欺凌的對象,只因為他們「不像男孩子」,而到底這樣的既定刻板印象可以鬆動嗎?問題到底來自哪裡?因此引起想要一探究竟的動機。       

 

三、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對於性別刻板印象的研究,目前為數還不少,通常從性別、性別角色或是性別刻板印象開始說起,其實傳統的男性女性的分別,主要是從生物學上去判別,性器官及性特徵來分辨男性與女性,而這些特徵卻也形塑我們對男性女性的既定印象,甚至強化了兩者的不同,不過到了現在,我們從心理學及文化上去看待性別(gender),「是每個人對於自己或他人所具有的、顯露的男性化與女性化特質的一種主觀感受(可視為一種性別認同),性別,同時也可以說明社會對男性行為及女性行為的一種評價(性別角色)」(劉秀娟譯,1998)。

        Susan1998 文章中,他提到「性別」是由人所建構,而不是來自生物學,這些建構更是由歷史、文化及心理歷程所共同塑造而成的,他舉了一個例子,在美國認為牙科醫師這個職業是一項男性專業,而現今大部分美國的牙醫師也都是以男性為主,不過,在瑞典及前蘇聯,大多數的牙醫師卻是女性,並且牙醫被視為一項女性專業,從這個例子,我們知道牙科醫學本身只是技術問題,無關操作者是男性或是女性,唯一的區別只是社會給這項職業貼上標籤,所以當我們了解性別的本質是由社會所建構,但是為何社會上還是相信並認為生物學上的差異呢?就像有些工作絕對不可以由女性擔任,像是漁夫、祭師、礦工…等職業。

        在這裡主要探討性別的刻板印象,性別刻板印象又稱為「性別偏見」,它是針對不同的性別群體的簡單概括表徵,常常表現為人們對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徵固定的、僵化的看法,而這種固定僵化大致分成三種,一種是從人格和心理特徵,如男性的人格特徵是「獨立、自信、有主見、果斷、勇敢、堅強、具有支配性、攻擊性」,而女性的人格特徵是「依賴人、情緒化、善解人意、脆弱、文靜、細心、富有親和力、敏感力、表達能力」,再者是行為特徵,女性就應該照顧老人及孩童,應該洗衣、煮飯做家事,女孩應該玩辦家家酒而不是玩戰爭遊戲,男性則應該保護老人及孩童,可以不須承擔家務勞動,且應該擅長運動或從事創造性的活動,這種就是行為的刻板印象,最後是職業特徵的刻板印象,大部分的職業是向男性開放,在以男性主導的職業中,女性如果可以參與,就會被認為是有能力的、是女強人的,當然,也有女性主導的工作,像是教師、護士,就是以女性人格特徵為考慮,因為大家對教師及護士就是要有照顧、細心、善解人意特質的人才能勝任,但是因為人格特徵的偏見,同樣會導致對職業的偏見。(鄭新蓉,2005

        性別刻板印象是一個過度概括化、誇大了對性別差異的認識,面對複雜、變化多端的社會,性別的刻板印象其實是一直在改變及被挑戰的,例如我們熟悉過去的髮型是固定的,可是現在的髮型已經被顛覆了,女孩子可以留很短的頭髮而男孩子可以留長髮,這樣的造型已經成為流行與新潮。所以,到底性別刻板印象影響什麼?它其實讓兩性的社會分工合理化,同時也維護男女之間的權力差異,尤其是女性,對自己的性別特徵認識是扭曲的,因為社會期望把女性放在不利的地位,因此女性對自身比男性具有更多的負面認識。而男性也因為社會賦予既定的印象,更不允許男性特質被動搖或是忽視,像是特別具有柔弱特質的男性就不會被社會所接受。

    很多的研究者關於兒童性別的發展,都認為孩子在幼兒時期已經開始注意性別的問題,像是一歲前就開始觀察性別行為,二至三歲時會表現出認為適合自身性別的行為,到了五歲的兒童,就知道無論外在打扮如何,性別都是不會改變的,(朱蘭慧,2003)所以,當我們知道性別的建構來自在社會及文化,當然刻板印象也是來自於社會,不僅影響個體、婚姻、愛情到家庭,以及親子關係、職業到權力結構,因此兒童從家庭開始,後來進入學校、踏入社會,一路上不僅接收到性別的刻板印象,同樣的也用這種方式教育下一代。

 

四、內容分析

(一)文本介紹

【奧力佛是個娘娘腔】

        圖畫書第一句話就說「大家都說奧力佛‧巴頓是個娘娘腔」,奧力佛不喜歡男孩子的遊戲,他喜歡跳舞、散步、看書、畫圖、玩紙偶、演戲或是假裝自己是個大明星,但是爸爸卻要他到外面去玩男生的運動,不過,不僅奧力佛不喜歡這些運動,連其他的孩子有不想因為奧力佛而輸球,最後爸爸媽媽只好為奧力佛找一種運動,就是跳踢舞。

        奧力佛開始他的運動,認真的練習,可是學校的男孩子們還是依然嘲笑他,因為他們覺得會跳舞的男生像個娘娘腔,男孩們幾乎天天嘲笑他,最後男生們在學校牆壁上寫下「奧力佛是個娘娘腔」的字,這讓奧力佛非常傷心,不過,他依然每星期都去舞蹈教室練習,老師也幫他報名參加比賽。比賽那天同學們都去看表演了,可是奧力佛卻沒有得獎,雖然這次的失敗讓奧力佛感到難過,甚至不敢到學校上課,可是當他到學校門口時,發現牆壁的字已經改成「奧力佛是個大明星」。

【威廉有個洋娃娃】

威廉一直幻想自己有一個洋娃娃,他想像抱著它、摟著它、餵它吃奶、陪它盪鞦韆、陪它睡覺…,每一天重複做著同樣的事,威廉想像自己是洋娃娃的爸爸,洋娃娃是威廉的孩子,可是這樣的行為在威廉家裡是不被接受的,哥哥們笑他玩洋娃娃噁心,鄰居嘲笑他娘娘腔、羞羞臉、變態,而爸爸完全無視他的喜愛,執意要買男孩子該玩的玩具給他,像是籃球、電動火車,不過威廉心裡最想要的還是一個洋娃娃。

        直到奶奶的出現,威廉展示男孩子該會玩的遊戲給奶奶看,像是投籃、自製的火車站或山洞,不過威廉告訴奶奶最想要的還是洋娃娃,奶奶並沒有像其他家人一樣笑他、糾正他,反而買了一個威廉想像的洋娃娃送給他,不過威廉的爸爸卻不怎麼認同,可是,最後奶奶糾正爸爸的觀念,她說服爸爸這個洋娃娃的功能,可以讓威廉慢慢學會當一個爸爸…。

(二)性別的刻板印象

1.圖文傳達的意象

        從兒童文學的角度審視,通常會先從圖、文的這兩本書小要傳達給孩子的是什麼?

紐西蘭的圖書研究專家多羅西‧懷特在《關於孩子們的書》中曾這樣說到:「圖畫書是孩子們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人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所讀到的書中最重要的書。一個孩子從圖畫書中體會到多少快樂,將決定它一生是否喜歡讀書。兒童時代的感受,也將影響它長大成人以後的想像力……」,圖畫書之對於兒童的重要性已經不需多加解釋,對兒童如此這般重要的書籍,大人更需要慎重的加以把關,因為圖畫書中的圖文中常常會透露一些訊息,這些訊息會在無意間及大人的疏忽下影響了孩子,就像Nodelman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中所說的「在男性所主導的社會中,文本不免會表現一種好似具有普遍性的男性觀點,並且要求女性讀者都和男性一樣思考」(劉鳳芯譯,2003),如果我們沒有謹慎的審視文本,那孩子從小在不知不覺中依然吸收進這些或許會有誤導的文本,還是用男性的觀點在看性別的議題。

1)視覺圖畫的傳達

        圖畫書裡對於佔了大篇幅的圖,插畫家藉著突顯的色調、形狀、顏色的飽和度以及媒材的選擇來傳達情緒,也就是營造的整本圖畫書的情境,但是在這裡,只是試著從性別的角度看這些圖畫,畢竟圖畫書是特別為兒童保留的一種說故事形式,而從孩子的視覺,圖畫就佔了大部分的第一印象及重要認知。

        兩本書中可以明顯的從穿著、顏色傳達性別,例如《威廉的洋娃娃》中的男生打扮,兩位哥哥的網球裝到平常的休閒裝扮,主要以藍、白色為主,而威廉當然也是男孩子裝扮、藍色系的衣服,不過插畫家在圖畫中讓威廉胸前繫上各種不同顏色的領巾,從橘色、紅色到黃色,這種裝扮似乎在傳達一個訊息,威廉真的如哥哥、爸爸及鄰居說的,他是一個具有女性特質的變態及娘娘腔,因為圖文作者不同,插畫家必須從作者的語句中去想像威廉是個什麼樣的孩子,畢竟通篇文字中並沒有對威廉的外表作具體的描述,只閱讀到旁邊的人對他惡毒的話語,威廉一樣會打籃球、玩男生玩的玩具,只是想要一個洋娃娃就讓他被冠上娘娘腔、變態的名號,插畫家透過文字的理解,做出他自己的詮釋,於是在威廉的胸前增加一條領巾,強調他的女性特質、與其他男孩不同,另外,圖畫書裡的女性一定是穿著裙子、鮮豔的色調,至於威廉的洋娃娃到底是男生還是女生,如果我們順著插畫家的邏輯考慮,或許我們從他藍色的頭巾和藍色的鞋子可以分辨,它應該是個「男的洋娃娃」。

        至於《奧力佛是個娘娘腔》,圖文作者是同一人,作者強調這是他小時候的故事,因為他就是那一個不愛運動愛畫畫的小男孩,他在孩童時代就像奧力佛一樣被欺負,所以這個故事他寫來絲絲入扣,似乎在告訴有類似經驗的孩子,不要氣餒不要灰心,只要努力、堅持自己的興趣總有一天會得到大家的認同,可是從圖畫中,作者畫的奧力佛,男生在玩橄欖球的時候,他在花堆簇擁下捧著花,在舞蹈教室裡,從裝扮中我們知道只有他一個男生,因為穿著褲子的女生一定留長頭髮或是頭髮綁著蝴蝶結,而怕誤認為男生的短頭髮女生則穿著裙子,這樣的用意就是要區別男生、女生的不同,而作者印象中的男性長者就像畫中的爸爸和男老師,留著鬍子及滿臉的絡腮鬍,一般的印象中,鬍子愈濃密愈顯得男性的粗勇健壯,還有,當奧力佛在學校被男生欺負時,跳出來幫他的那位女生,從圖片中明顯看得出來是男性的裝扮,就是所謂「男人婆」的形象,作者到底在傳達一個什麼訊息給讀者?還是作者在只是繪出方便小讀者分辨男女的一種方式,或許作者對男性及女性沒有太多的偏見,但是卻也說明他的性別觀,其實還是有性別刻板印象在裡面,例如挺身相救的女生一定要長得像男生一樣強壯,女生一定要穿裙子或是綁著蝴蝶結。

        不管是文字或是圖像的創作,對作者來說都是一種敘說,說自己故事、畫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們可以在文學作品或是繪畫中找到創作者的影子,所以在《奧力佛是個娘娘腔》和《威廉的洋娃娃》中,我們可以看到插畫者的性別意識形態,這兩本書的插畫者都是男性繪者,他們用男性的視角在看性別也是正常,《奧力佛是個娘娘腔》的繪者在用色上比較偏中性,所以我們只能從外表及穿著辨識,但是《威廉的洋娃娃》卻是用色刻板,男性與女性的代表顏色分明。

2)文字的意涵

        其實,這兩本圖畫書在文字敘述上比較沒有問題,就像是在說兩個男孩子的故事,一個喜歡洋娃娃、一個喜歡畫畫、跳舞及表演,因為與一般的男孩子不一樣,所以在家裡或是學校都承擔無謂的批評和欺凌,雖然奧力佛的爸爸不認為跳舞是一個男孩子運動,不過他還是說:「去動一動也好。」這是消極的態度,因為兒子的問題對他來說是無能為力改變的,相對於威廉,威廉爸爸的態度卻是積極的、想改變的,他幫威廉買很多「男生的」玩具,認為威廉若可以多玩這些玩具,就會忘記曾經想要一個女孩子才會玩的玩具,他的企圖心非常明顯,從文字間我們都可以知道,不管是積極要改變的或是消極配合的爸爸,他們都不曾也不會注意到他們給孩子的傷害,這樣的性別教育,不知還會培育出多少個具有相同想法的未來爸爸,作者如果沒有透過文字傳達性別平權的教育,當孩子看到這樣的文本,真的只會看到威廉的幸運,因為可以有一個懂得他的奶奶,以及奧力佛的努力終於得到大家的認同嗎?還是看到對孩子不信任的爸爸、欺負主角的哥哥、同學和鄰居,圖畫書本身的文字少,大部分靠著圖片的輔助來協助閱讀,不過正因為文字的簡潔有力,所以更需要傳達一個不會被誤解的意義,尤其是圖畫書更應該審慎重視。

        《威廉的洋娃娃》的作者Charlotte Zolotow1915年出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他主張寫給孩子的東西,是讓他們從事件中去感受社會的現象、貼近孩子的生活,更是成人的自覺及童年回憶的雙重組合,她的作品已經超過70部,擅長書寫兒童世界的生活經驗,所以當作者在故事後面,用奶奶的角度詮釋威廉為何喜歡洋娃娃?作者給的理由是「等他長大,像你一樣當爸爸的時候,他就知道怎麼餵孩子吃東西,怎麼愛他,買他想要的東西給他──譬如說洋娃娃;然後,他就慢慢學會怎麼做一個好爸爸啦!」作者像奶奶一樣,以長者、父權的意識形態書寫童書,故事裡的角色特性其實就是作者所戴的性別眼鏡。

2.男性的角色

    兩本圖畫書的主角同樣被稱為「娘娘腔」,以及對這樣孩子的語言污辱,圖畫中的爸爸、哥哥或是男同學角色通常扮演著強烈的施壓者、欺負者,雖然《威廉的洋娃娃》文中提到威廉的鄰居也嘲笑他,但是圖或文中都不見鄰居的蹤影,不過可想而知,對於威廉這樣只想要一個洋娃娃的男孩來說,鄰居中較不能接受的應該男孩子居多吧!至於威廉的爸爸,同樣不曾出現在畫面上,但是他卻主導、控制著威廉的玩具選擇,這位爸爸從頭至尾都認為威廉應該要玩男孩的玩具,就像威廉的兩位哥哥一樣,穿著男生的網球衣,這才是威廉爸爸認知中的男孩運動,依著這樣不變的概念,威廉的爸爸幫威廉買籃球、電動火車,甚至後來還怪奶奶幫孩子買洋娃娃,因為在爸爸的眼裡「他是個男孩子耶!他有籃球、有電動火車、有自己的工具箱,幹嘛還要洋娃娃?」而《奧力佛是個洋娃娃》中的爸爸,同樣認為男孩子就是要到戶外運動:「奧力佛,不要老是娘娘腔的,到外面去打籃球、足球或是棒球,什麼球都可以。」兩位爸爸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就是明顯的性別刻板印象,他們在意的是兒子因為不愛運動,違反了他們自己從小到大的經驗,而這樣的孩子通常就是被冠上娘娘腔,爸爸的心思或許沒有細緻到用正面的視角看待兒子,甚至關心孩子在學校是否被欺負?反而成為加害者。

    奧力佛的爸爸對於奧力佛不到外面運動覺得困擾,後來他們決定送他去上舞蹈課,爸爸的說法是「去動一動也好」,從爸爸的語氣中我們可以察覺,爸爸的心態還是覺得舞蹈不是真正男孩子的運動,不過有動總比沒有動來得好。再者,威廉的奶奶最後雖然用「將心比心」的心態給爸爸一個合理的理由,但是文章中我們並沒有看到結論,只是一種粉飾太平的假象,似乎威廉得到心儀已久的洋娃娃就是最好的結局,而奶奶也做了最好的結論,但是,對於威廉喜歡女生玩具而被歧視的問題似乎沒有太大改變,因為這兩位哥哥、鄰居或是爸爸,依然覺得威廉是個娘娘腔、不正常、變態的男生,而奶奶買的洋娃娃只會更突顯威廉是一個十足不變的「娘娘腔」?而更證實他們的看待、推論是正確的?

孩子一旦進入社會化,實在有太多性別的問題要面對,讓當家長的防不勝防。像是《奧力佛是個娘娘腔》這本圖畫書,學校裡的男同學看不慣奧力佛的女性特質,所以用各種方式欺負他,奧力佛的困境,不僅家裡的爸媽要求他要像個男孩子一樣,學校的男同學知道他不善球類也都不想和他同一隊,而只出現一次的男老師,唯一做的事就是要全班去會場幫奧力佛加油,只是,這位看似公正的老師到底知不知道奧力佛在學校被霸凌,他有沒有看見被塗鴨的牆壁上寫著斗大「奧力佛是個娘娘腔」的字?如果老師知道這樣的現象又可以加以制止,甚至於給其他孩子機會教育,或許奧力佛上學期間就不用這麼辛苦了,同樣的,如果當初葉永鋕的學校也將校園霸凌的現象當成一回事,或許葉永鋕也不會年紀輕輕就賠上一條命。

3. 女性的角色

        在兩本書中,解決威廉和奧力佛的問題似乎都是女性角色,奧力佛的媽媽知道他喜歡跳舞,於是幫他找舞蹈教室練習踢踏舞,在學校裡,女同學會幫他對抗欺負他的男生,至於舞蹈老師則願意幫他報名參加比賽,這三位女性角色幫了奧力佛很多忙,而在威廉的故事中,我們不見媽媽的角色,直到奶奶的出現,才一圓他要一個洋娃娃的夢,這兩個故事裡的女性角色似乎都具備了女性的特質──溫柔、體貼、幫助人與細心,一個是媽媽奶奶的角色而另一個是老師的角色。故事裡強化不懷好意的男性,以及懂得孩子心境的女性,威廉的媽媽從沒出現,或許離婚了,也可能過世了,所以,威廉的身邊一直沒有人可以幫助他、支持他,假如媽媽還在身邊,或許可以稍微降低威廉所受的苦吧!只是這個救星的角色最後由奶奶來扮演,緩和了通篇故事均以男性的視域看待威廉。至於奧力佛的媽媽,她看到孩子不願出外運動,還是建議他「出去玩玩,你需要運動。」雖然媽媽後來讓奧力佛去學舞蹈,讓奧力佛的興趣得以彰顯,但是媽媽對於男孩子該有的既定教育還是很刻板,至於奧力佛在學校遭到欺凌一事,似乎沒有太多察覺,所以後來當奧力佛早上不願上學時,媽媽卻說「別鬧了,快來吃早餐,你快遲到了。」如果奧力佛的媽媽可以更敏感孩子在學校的遭遇,或許奧力佛會好過一點。

        《奧力佛是個娘娘腔》裡有位女性舞蹈老師,她不僅沒有拒收這位「娘娘腔」的男學生(如果這位老師也覺得舞蹈是女孩子的專利,那或許在言語或表情上會讓學生感受到,不過這裡從文字或是圖畫都沒有看到這種情形),還認真的教他跳舞、鼓勵他參加比賽,比賽過後還給沒有得獎的奧力佛安慰,這樣的老師真的很難得,因為如果老師的性別觀是不能接受具有女性特質的男孩子,當男孩子玩起老師認知的女孩子遊戲,通常是會做出指正、教導、甚至斥責,老師如果對學生做了不當的行為,卻不自覺有任何不妥,依然用他們的性別觀做自覺正確的教育方式,殊不知,這樣的性別意識型態已經默默的在傷害孩子了。

4.社會的型塑

    在我兒子的幼稚園裡,每個星期五都是可以帶玩具分享的日子,在台北的時候,老師就曾經跟我反應,因為我兒子帶的玩具都「很特別」,所以別的同學都不想跟他交換,他的玩具可能是一條皮帶、一個捲尺或是他自製的玩具,他的腦袋裡已經將玩具擬人化,他可以跟他想像中的玩具玩很久,可是,同學並沒有跟他相同的經驗,於是,到後來,每個星期五他就不想帶玩具,因為同學會笑他的玩具不是玩具。來到花蓮念大班之後,同樣星期五是玩具分享日,或許他進入社會化的情境中,他開始有主見的在星期四計畫著隔天要帶什麼?只是我發現他不再帶自製的玩具、布偶玩具,一切看起來不像玩具的玩具或是看起來很女生的玩具,都不在他的選擇裡,他帶的玩具有車子、變形金剛、拼圖、推土機、紙牌…等等,有一次我看到他在猶豫要帶什麼的時候,我給他一些建議:

媽:要不要帶阿弟啊(海龜布偶)

子:不要,因為帶它會被笑啦!

媽:為什麼?

子:因為那是女生玩的,沒有男生會帶這個去學校的。

媽:可是你很喜歡阿弟啊!男生不可以玩「阿弟啊」嗎?

子:在家裡跟它玩就好了!不要帶去學校就不會被笑啦!

媽:那你現在帶玩具都怎麼選啊!

子:很簡單啊!只要帶大家都想跟我交換的玩具就可以了!

一個玩具分享日,卻讓我看見「性別議題」。

        還有一次帶孩子出國,航空公司對孩子很貼心,不僅準備兒童餐,也會幫孩子準備禮物,當空姐看到女兒時,就從袋子裡拿出幾樣玩具讓女兒選,可是女兒覺得玩具不好想要多一點選擇,結果空姐看看袋子裡,回答說已經沒有了,當女兒開始拆封玩具時,看到空姐問隔壁坐的弟弟要哪一個玩具,女兒驚訝為什麼空姐手上拿的玩具完全不一樣,為何有她喜歡的變形機器人,剛剛不是才說沒有了嗎?其實,這位空姐就是用她自己的性別觀在讓孩子選玩具,她的認

知裡玩具就分成男生的玩具及女生的玩具,女生的玩具裡有項鍊、DIY的美勞及拼圖模型,而男生的選擇裡有變形機器人、卡通玩偶或是小汽車,整個袋子裡的玩具其實是沒有任何標示男生或是女生的玩具,但是這位空姐卻已經明顯的將其分成兩種,不可以混淆或是僭越。

        威廉與奧力佛完全與傳統社會角色期待相反,其實也刺激了原來的刻版印象,認同他們的勇氣與追求自己興趣的精神,不過他們是特例,如果發生在自己身邊或者是自己身上是無法接受的。因為孩子從小就被賦予不同的特質與行為。一個針對小學二年級性別角色為主題的行動研究中提到,發現男生的興趣喜好比較嚴守性別刻版印象,其中提到對孩子進行「興趣大調查」,統計出來發現班上的學童對興趣喜好有強烈的刻版印象,而且相較於女生玩男生遊戲,他們更不能接受男生玩洋娃娃。(朱敏鳳,2008) 另外一份研究,針對低年級孩子進行性別角色的解讀,同樣也得出一個結論,女童認為男孩若是真的喜歡跳舞和玩芭比娃娃,那就讓他玩,因為可以學習成為一個好爸爸,不過大多數的男童仍然認為完這些女生玩具是噁心的、娘娘腔的行為,而且還會被其他人嘲笑(全班有18位男童,有13位男童認為如此,比例佔了72%,女童有17位,只有2位認同,男女比例上的懸殊由此可見),顯然社會期待與環境塑造已經無意間強化孩子接受「男性特質」的性別化結果。(蕭蕙心,2001)

五、結語

        人的外表往往是給他人的第一印象,至於這個印象對自己來說重不重要或許已經不再那麼執著了,人們很習以為常的經過眼睛所看見的,再綜合過去自己認知的刻板印象及經驗,會在腦袋裡反應一種既定形象、某種類型,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會引起人們注意的通常是特別的,像是奇異的打扮,而這些被他人認為奇異的人就會成為注目的焦點,會被問些奇怪的問題或是不敬的問題,這樣的刻板印象具有殺傷力,尤其是孩子,更無法將這種好奇心隱藏起來,所以不僅要集體的中傷、撻伐這些人,還擔心如果沒有參與其中,會成為下一個被攻擊的對象,因此校園霸凌往往就在同儕壓力下進行,孩子在學校因為這樣的同儕壓力,或許更加深刻板印象,或是隱藏住自己會被排擠的陰柔個性,不過,這些問題或許無法解決,但是卻可以因為大人對性別教育的努力,慢慢的扭轉回正確的性別觀念,而圖畫書會是一個很棒的管道,因為使用說故事的方式,採用孩子最喜歡最能接受的圖畫書呈現,孩子可以在最輕鬆的情形下,學會正確的性別觀念。

    我曾經和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討論什麼是娘娘腔,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門,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孩子對娘娘腔的印象都是負面的、扭曲的,如「男生愛男生」、「人妖」、「變態」或「很娘」,但是當我再追問為什麼?孩子卻都回答不出來,因為這些都是他們的第一印象,而這些印象就是所謂的性別刻板印象,孩子會把娘娘腔和同性戀做一個連結,但這並非偶然,因為我們生活的社會裡其實充斥著對娘娘腔強烈的刻板印象,不論國外或是國內,只要是父權主導的世界,他們對於娘娘腔的容忍度更低,就像面對娘娘腔議題時,通常會被區分三種立場:第一視娘娘腔是需要被矯治或改變的特質,再來視娘娘腔為指認或展現同性戀身份的指標,最後娘娘腔作為一種具有政治意涵的身分認同。(王家豪,2002)而這些孩子對於娘娘腔的認知就是第二種立場,完全把娘娘腔和同性戀聯結在一起。

 

        寫到這裡,心中原先浮現的疑惑已經慢慢的釐清,例如男孩子為何比較無法接受娘娘腔,而女生卻可以接受,或許男生被指稱像一個娘娘腔,意味著男孩的無能,無法長成一個強壯威猛、堅忍剛毅的男人,所以爸爸更不能允許自己的兒子成為這樣的男孩,所以才會處心積慮的想要糾正兒子,一旦孩子被宣判是個娘娘腔,就注定是失敗、次等(像女性)、或視為污名、沒用的身分。媽媽的角色也是一種自我審查的標準,是否可以更清楚如何教育孩子,是否還是活在父權的意識形態中,現在,我對於兒童文學的熱情不減,只是經過不斷的擴散自己的欣賞視野,發現可以在圖畫書的字裡行間尋找問題,還真的是「無處不性別」呀!

 

、參考書目

(一)使用文本

余治瑩(譯)(2001)。Tomie dePaola/圖。奧力佛是個娘娘腔Oliver Button Is a Sissy)。台北市:三之三文化。

楊清芬(譯)(1998)。Charlotte Zolotow文,William Pene du Bois圖。威廉的洋娃娃William’s Doll)。台北市:遠流。

(二)參考書目

王文玲(2006)。利用圖畫書實施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國小一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家豪(2002)。娘娘腔男同性戀者的社會處境及其自我認同。私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淑華(2002)。王子、公主、虎姑婆、大野狼:童話故事裡的性/別。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解讀與跨越(頁178-186)。台北:五南。

朱敏鳳(2008)。國小二年級以性別角色為主題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麗莉(1989)。從兒童讀物看兩性的關係。新竹師院學報247-157

余晏如(2004)。圖畫書之性別研究-以巴貝.柯爾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林綠紅(2002)。性別、家庭與圖畫書─從圖畫書看家庭的樣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938-44

柯倩華(2007)。童書圖畫書中的性別意識。載於何珮瑩(主編),性別研究簡單說1200710-11月演講集(頁220-260)。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性別平等委員會2008出版。

洪淑敏(2002)。國小低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及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根秀欽(2008)。BARU不是娘娘腔】─原住民幼兒教育現場性別刻板化的建構及其超越。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張湘君(1998)。童書的女性角色需要現代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119-122

 

游美惠(1998)。性別意識&性別意識型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598-100

黃珮茹(2008)。以多元文化觀點取向來降低國中學生對陰柔特質男性偏見之探討。私立佛光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黃囇莉(主編)(1999)。機器人vs.芭比娃娃-性別刻板印象跳脫性別框框-兩性平等教育教師╱家長解惑手冊,(頁27-57)。台北市:女書文化。

劉秀娟(1997)。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市:揚智文化。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8)。Susan A. Basow著。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台北市:揚智文化。

劉鳳芯(譯)2003)。Perry Nodelman著。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台北市:天衛文化。

鄭新蓉(2005)。性別與教育。北京:教育科學。

蕭蕙心(2001)。國小低年級兒童對圖畫故事書中性別角色的解讀。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屬性10 : 0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
評論列表

目前還沒有該資訊的任何評論

發表評論
最多 500 字.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