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數據載入中... |
翻動教育的泥土地: 東部高中職教師多元文化增能工作坊 活動紀錄
東部高中職教師多元文化增能工作坊 本校多元文化教育中心於10月29號在鳳林的吉拉卡樣-Oʼol假日廚房,與一群花東高中職、國中小教師以及在地社區工作者一同思考學校如何準備兒童與青年的職涯發展銜接東部發展與農村需要?花東學校若是想實驗不同的教育路徑,教育工作者可以怎麼看待與理解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共同的歷史與生活經驗?教育工作如何與社區擁有夥伴關係,共同守護家園,發展東部,支持青年有尊嚴的在地勞動? 在座談會中,花蓮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組長游賀凱講師說明了,在花蓮的國高中學生,對未來就業的想像,受在地產業與技職體系的學校中所發展的主要科目無法連結,導致年輕人口的被迫外移,進而引發思考,我們的教育是不是能使下一代對出生的地方有多一些認識,能夠走出教室看見既有文化的好;平和國小的校長李思明也提到,讓學童體會在地文化,學校發展土地特色課程,這不僅僅只存在國小端,這樣在地文化的課程發展是需要國高中端共同銜接持續努力的。 另外,社區工作者吳明季與現場教師的對談中也說到,當學校只有單一的歷史與單一的文化時,許多花蓮的原住民孩子在擁抱主流的價值觀下,漸漸的文化被遺忘、拋棄,使得在探詢未來時,找不到任何避風港,尋不到個體價值的存在空間。青年社區工作者楊富民講師指出青年的「失根」與「失能」是當前社會必須面臨的議題。他指出當代台灣的教育制度將孩子脫離了原有的生活脈絡,使得空間感喪失。一個孩子的一天,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學校裡,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家裡,若在六日的時候去補習,去才藝班,便沒有其他的時間去感受到家與學校之外的社區與土地;家與學校之外的社區空間與土地,對於孩子而言是零互動。他看到東部社區與土地上工作的人們,是多麼渴望著下一代的青年們承接著他們的工作。但反觀青年們卻早已對土地失去情感,也沒能在教育過程中發展出在家鄉生活的願望與鄉村生活的能力。太魯閣學青會講師Apang Imiq和Ipiq Matay對於此現象也提出:「未來的教育是不是有一種可能,這種可能是偏鄉的學童能得到一條和前往都市一樣寬廣的,回家的路。」吉拉卡樣-假日廚房的負責人吾兀兒也說道:「期盼現場的教師,再重新體認偏鄉孩子心理和現實所受到的壓迫下,能夠記得用個人自身的生命力量,影響孩子們的生命。」 社會學家曼海姆曾說:「僅在同一地理及歷史空間共存的個人並不構成世代,更重要的是共同面對同一歷史及社會單位,並投身參與共同的社會困境」。這一次的研習活動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中心邀請有深刻思考與實踐的教育與社區工作者。我們共同思考、共同看見且共同希望,在山海文化豐饒的花東土地上,重新翻動教育的泥土地,希望藉由連結社區與校園,使偏鄉與部落的下一代,擁有新的未來可能性!
瀏覽數
評論列表
|
目前還沒有該資訊的任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