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遷移 回電子報首頁
陳允恩
一、研究動機
有關僑生的多元田野觀察
台灣僑教已行之有年,台灣學生約莫都有接觸過僑生同學的經驗。因此,僑生團體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在花蓮地區有關此議題的活動包括了外籍配偶的人口流動與僑生的暫時居留,而僑生在東華大學的數量也是占了一部分的數量。政府也非常重視華僑事務,為推展海外華文教育,於民國29年創設「僑民教育函授學校」,採取通訊方式,提供華僑進修機會。由成員內部文化生活表現,與外在社會的接觸經驗,討論該社群具有豐厚的族裔特質(諸如宗教、食物、衣飾、美學物質使用、語文及音樂等),並據以在情境變化的過程中產生新認同,進而分析出他們是一「處於形成過程中的族裔群體」。這些僑生移民歷經了群體與地域、文化的解離,遷移路徑究竟如何影響其文化構成與變遷?如何模擬社群認同的展現?與當地主體社群的互動過程與模式為何?其社群的界限與再生產形式如何?人群聚合依恃何種機制運作?而散居各地的成員如何維持與來源地及彼此間的連繫?其中人口、資本、商品、資訊的流動又將形成何種型態的移民跨境網絡?這些均是在接觸僑生移民的田野經驗中,持續探究的核心議題。
二、研究對象及目的
人群、地域與文化的反思
學科傳統對於人群與地域以及社會文化三者間密切關連,而跨國移民正是彰顯人群與地域的分離、與原屬文化的脫鉤。嘗試將研究視野放置在當代全球化新社會文化情境中,以長期接觸的僑生同學為對象,由多元田野觀察移民的文化現象與社會關係,探討人群跨地域連結,並透過文化展演與社群想像作為人群歷經遷徙後重組的重要機制。若就僑生移民的認同角度而言,他們似乎和各個生活場域與來源地維持緊密連結,那麼他們究竟是一個什麼性質的社群?在當代國族-國家力量作用下,居住各地的僑生移民與當地各族群及社會的互動關係及過程如何?換言之,以移民研究作為切入角度,同時對於人類學的族群、文化、移民、田野實踐等概念進行反思。由國籍產生的差異很可能會影響其在來台前之教育歷程與生活經驗,進而左右他們的未來升學規劃。當其來台灣後,他們擁有「僑生」的身分,在接受與不接受之間,他們會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因而實踐在其生活在與人應對進退上,會選擇不同的策略來適應。當然,除了國籍之外可能還會有其他歧異的因素,這都是本研究可能會探討的觀察點,但在研究中還是會以國籍為觀察點來討論。
另外,在探究教育歷程與生命經驗圖像的建構中,本研究將聚焦於僑生個人生活經驗的討論,透過參與者本身經驗的訴說,來捕捉他們自身經驗的深層意義。本研究蒐集資訊的方式則以訪談法為主,以田野觀察為輔。因為除了從訪談中獲取「僑生」在對於我們所賦予他們的教育歷程、身分看法以及生活經驗外,從田野調查也可以觀察影響僑生的隱性因素以及環境氛圍。
三、文獻回顧
人類學的跨國移民研究
社群人口的空間移動, 是近現代顯性的社會現象之一。大體而言,人群有因政治、經濟、軍事、宗教、家庭、追求異文化真實性等要素,而以移民、流亡、商賈貿易、外籍勞力、異國婚姻、宗教朝聖、觀光旅行等形式所表現的人口流動。
人類學的移民研究,往往與社會發展、族群意識、性別關係、移民網絡等主題相結合,以進行移民群體的文化適應、社會組織形式、族群意識與族群變遷等質性議題的探究。近來有學者提出跨國主義分析取向,著重移民在遷移過程中的能動性,不僅在跨越地理、政治與文化疆界的領域中運作,重新建構其新生活及認同,也和移出國家之間維持連繫,縮短彼此的社會距離。換言之,我們若採由跨國主義觀點來看,移民將不再是「失根」的、與地域文化脫節的,而可以是自由往來於不同國界、文化及社會體系間,對於移出社會帶來經濟性及社會性的衝擊與改變,反映當代時空的轉變。
Michael Kearney(1986)另在有關人類學的全球化與跨國主義回顧研究中指出,人口、資本、商品、資訊及符號等在全球及跨國的空間中流動,將引發社群成員的認同變遷。研究者不同於以往以固定性、地方性社群作為分析單位,轉而以非固定的、穿透性的全球空間,重新思考社群的本質為何?個體如何成為社群的一份子?人口流動造成的文化接觸,如何使社群周邊游移並形成邊界文化?而跨國移民如何運用其對於地方的記憶,想像性建構新的認同與歸屬?換言之,全球化視野下的移民研究,若由文化主位觀之,著重的是移民的調適與適應問題;而由文化客位觀之,則關注移民在移入社會的整合融入過程。
但是僑生如何以熟悉的形式過著類似於「家鄉」的生活呢?綜上所述,移民研究無論是採取傳統的古典推拉模型,或是世界體系中的勞力市場操控,抑或全球化跨國主義研究取向,對於遷移的原因、移民動機、移民形式、移民的適應與同化、移民與家鄉的連繫等主題,均是基本的關注焦點。然而,跨國主義的提出意味著研究視野與參考架構的轉變,反映的正是人類學跳脫界限清晰的分析、地域化的社群研究,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文化形式,並轉變為移民跨地域連結的探究。本研究關注的焦點在探究留台僑生之教育歷程,以及「僑生」身分對其來台生命經驗的影響。研究對象方面雖然都是僑生,但是也根據國籍的不同,進一步比較不同地區僑生的經驗異同。
然而質性研究強調被研究者的觀點對研究結果詮釋的重要性,透過被研究者詮釋自己生命經驗,從而得到研究資訊。一來因為本研究的重點在於透過蒐集僑生對於「僑生」身分的看法、認同等生命經驗,從而回答並證成本實作報告的研究問題。二來,因為透過訪談的方式難以得到對於自己身份看法等等的回答。因此順應本文的研究取向以及取徑,選擇以質性的方法蒐集需要的資訊。
四、研究方法
(1)訪談法:
訪談就是研究者「尋訪」、「訪問」被研究者並且與其進行「交談」和「詢問」的一種活動。「訪談」是一種研究性交談,是研究者通過口頭談話的方式從被研究者那裡蒐集第一手資料的研究方法(陳向明2002:221)。深度訪談跟一般的交談方式很像,不過卻是可以透過掌握主題式的問法,讓被訪問者可以在這個框架下,自由訴說自己的看法。因此,本研究計畫採取訪談方式,讓被訪談者不用受限於每一個問題,能盡情地發揮,也利用這樣的方式,減少被訪談者侷促的感覺,從而透過輕鬆的回答毫不保留地說出自己的觀點。
(2)參與觀察法:
參與觀察法就是指研究者進入研究場域,對研究現象或行為透過觀察的方式,來進行相關資料蒐集以及對現象的理解。此研究方法適用於研究初期階段,可以先帶著廣泛的興趣到研究場地,紀錄許多相當有趣的發現。另外,也適用於訪談時,可以透過觀察被訪談者除了口說語言之外的身體語言。採取參與觀察法,可透過接觸及參與僑生舉辦之各項活動或是他們參加的社團等等,以蒐集更多訪談得不到的資訊。並且利用進行訪談的時候,觀察被訪談者身體跟情感傳遞出的訊息。
「僑」生之意義
僑生意指來台求學的華人子女,華人則是指具有華人血統的海外人士;「僑」是寄居之意,表示在當地的居住只是寄居、暫時居住,有朝一日可能會回到故鄉。故而,對於僑生的想像就是他們是回國升學,而其生出的地方只是寄居的土地罷了。
近年來僑教政策因應時代的改變而開始受到各界的關注,其政策方針與內容也逐漸調整,僑教政策在轉型過程中受影響者首當其衝地當為僑生。然而檢視目前對於僑教的研究,皆以政策為主,少以僑生為研究主體進行研究與資料蒐集,更別說進行實地田野工作。由於身分認同涉及到長期發展的過程,而當中教育體系做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化機制,又必然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來台灣後對於僑生的看法及其「僑生」身分對在台生命經驗的影響。探知僑生的教育歷程及其來生命經驗,都必須與其對於自己身分的看法與認同接軌。譬如說如果從小在澳門長大,就容易產生對於香港以及澳門的國家認同,再者因其所受華文教育導致他選擇來台灣念書,如此一來,當其以僑生身分來台灣就讀時,就對於「歸」國念書的想法又是如何?二來,對於自己身份看法的不同,也會影響來台生活經驗的差異,包括像是社團的參與、班上同學的相處、相關活動的參加等等。此外,僑生來台唸書是透過僑委會,以「僑生」的身分進來就讀。換言之,一旦以該身分進來後,不管其是否認同自己為僑生,都必須接受以「僑生」身分直到離開台灣。
訪問題目
一、為什麼會想要來到台灣唸書呢?
→大部分都是因為求學。家庭的支持也是因素之一。
二、為什麼會選擇花蓮當作四年定居台灣的地方?
→僑生考試的分發。
三、有參與什麼有關於僑生的社團、團體嗎?
→有的,在學校會參與相關活動也會定期聚會聊天,分享在台讀書樂趣與困難。
四、對於飲食、生活、天氣,有沒有不習慣或者是相同的地方呢?
→飲食方面,台灣的飲食較為油膩。花蓮的的空氣很好與其他都市相比較會感到沒有壓力且心情愉悅。
五、對於居住花蓮兩年了有什麼感想?如果有機會,還會選擇住花蓮嗎?
→如果有居住的地方以及工作的機會是會想繼續待在這裡的。
訪問整理
ㄧ般來說,學生管道,一直以來就是進入台灣長住的最好管道之一,在台灣專科以上,特別是大學、技術學院和研究所以上的學校,遍佈全台,乃至花蓮、宜蘭、台東等地,總是會會有為數不少的僑生和外國學生。到台灣唸書是個好方法,在台灣唸書,唸工業技術、藝術等類別是很好的一個環境,因為台灣本身就具有強大的產業科技和相關的環境,所以具有不錯的學習環境,在唸書的過程裡面,僑生總是珍惜和我們相處的時光。
「真希望以後還有機會繼續待在台灣!」,在台求學期間深刻感受台灣既民主又有很好的社會制度,族群和諧以及升學管道順暢,有這麼多的優點,台灣人應該要惜福。台灣是民主且多元化的社會,求學環境比實施共產制度的中國好,雖然對馬國留學生而言,台灣的物價並不低,但是馬國的學長姊們仍然推薦學弟妹到台灣念書,經過二年的實際觀察後,台灣果然是個「寶島」,優點多得數不完。
其中一位受訪者說,光是暢通的升學管道及公平正義的社會制度,台灣就比原居地好得多,島內族群和諧,公部門行政效率又高,生活在台灣的人(特別是花蓮),能夠擁有這麼好的生活環境,應該要感到知足。
且台灣有現代化的都市風貌,也有古樸的農村景致,透過網路介紹,來台前就打算利用求學空檔走訪各縣市,只是平常忙於讀書,抽不出時間,好不容易等到學期結束才會有機會實踐願望。
台灣之美,台灣有壯闊的高山峻嶺、美麗的海岸線,還有詩情畫意的漁港及水田,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台灣人的熱情。特別的是,其中一位受訪者對台灣的檳榔西施文化有著不同見解,他發現台灣到處都有檳榔攤,檳榔西施穿著一個比一個清涼,入夜後生意照做,顯然她們對台灣的治安有信心,她在台兩年也深有同感,台灣是他入夜後走在街上不會感到害怕的地方。
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台灣經濟富裕,但物價不高,與其他國家相比,學費十分低廉,而且大學數目超過一百六十所,提供的科系很多元,包括許多新興流行的課程等,對僑生有相當大誘因。僑生想要留在台灣,考上研究所是另一條途徑,僑生考研究所須憑實力與本地生一爭長短,「圓夢第一關是研究所」,有僑生表示,這對爭取留在台灣很重要,考上研究所才能持續待在這裡。
訪問結果感想
當別人口中的「僑生」成為自己來台所使用的身份,想像中的僑生落實到實際的生活中,成為在台求學無法切割的一部分。如何面對台灣人對僑生的印象,是僑生必要學習的經驗。台灣人對於僑生的刻畫多是負面印象,如成績不好及加分進大學等,這與在馬來西亞聽聞台灣對於僑生之種種好處迥異,反而將「僑生」身分視為一污名表徵,而且,在污名僑生團體的過程中,所刻畫的污名屬性都是相對性地建構在特殊社會脈絡下。通常,我們辨識是否為僑生的符號建立在於「外在表徵」,亦即為「說話有口音的華人」,換句話說,僑生是在外表上跟我們無異,重點在於說話有口音,從而我們才會將其歸類於「僑生」身分。僑生群體的負面印象,包括了「加分進大學」及「學業程度不佳」,這些特殊印象建構在特殊的時空背景之下:首先,1980 年代大學錄取率僅20%,相對於僑生能以簡單的管道入學,因而招致異議;再者,由於海外華人子女的就學環境相對不佳,使得僑生無法與台灣學生競爭,更導致僑生來台學業適應不佳。還好,訪問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僑生都認為台灣人是很友善的,台灣、香港歷史背景也差不多,彼此都會惺惺相惜。至於到台灣留學,只要不排斥交台灣朋友,大家對你一定很熱情,
而且港澳僑生在台灣留學的朋友並不多,台灣學生會對僑生特別照顧,也會更有興趣想認識,再說,學校都會有僑生組成的社團,也會辦許多活動,像是學校的僑生社團、僑生同學會,還會特別照顧港澳僑生(宿舍安排、獎學金之類的)。
四位受訪同學均在班上與同學相處融洽,對於花蓮,每個人對這個地方的見解與看法、感情、認同也都不一樣,經過訪談能了解,不同地區的學生對於環、人文上的想法,並透過訪問了解他們日常生活文化與空間上的差異與適應。
預期成果與未來展望
研究主題方面,從個人主體經驗以及群體文化展演為出發而探討認同觀點,並以社群想像作為人群建構基礎的研究,不同於常見以社會結構、親屬制度、宗教、經濟等作為研究議題;另就田野方法而言,由單一田野地點邁向多元田野觀察的民族研究,著重動態、跨國的取向,切合研究對象所面對的當代社會情境。由於當前以跨國移民的多地點民族研究,比較缺乏,故本研究結果或可在既有的「海外華人」與移民研究領域內提供一項另類觀察。
參考文獻
Benedict Anderson ,吳睿人 譯,200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及散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方慧 1995。《台北地區大學僑生生活調適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鴻廷,2003,《教育與認同:馬來西亞華文中學教育之研究(1945-2000)》。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向大有,1996。〈“華僑"、“華人"稱謂是歷史和現實的科學反映〉,《八桂僑刊》。(02):1-5
成秋華,2001,《從僑教的歷史發展看「僑生大學先修班」當前處境與發展之道》。台北:蘭臺出版社。
李盈慧,2004。〈海外華人認同的三種論述:評顏清湟[《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古鴻廷[《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西亞篇)》]、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的三部著作〉,《東南亞學刊》。1(1):101-104。
李靜兒 2004。《近半世紀的「華僑」教育(1950-2000)》。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明,1990 華裔和族群關係的研究:從若干族群關係的經濟理論談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1-26。
屬性10 : | 1 |